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1卷第1期2005年1月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ournalofGansuLianheUIliversity(SocialScienceS)V0121,No1Jan,200S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與發(fā)展的一次高層次理性對話——“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國際研討會’’的學術特征及其意義馬國俊(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編輯部,甘肅蘭州730000)【摘要】。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國際研討會”具有書法對話的多元社會及文化背景,具有高等
2、專業(yè)性教育的本質特征、文化水平及高規(guī)格的學術層次,具有以抽象性理論、前沿的學術性為特征的對話內容和努力探索文化書法教育模式與合作形式、探索國際書法教育的務實傾向,具有國際性的文化語境、多學科的交融滲透以及潛在的學術分岐和認識差異等特征?!娟P鍵詞】書法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學術特征【中圖分類號】J2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07X(2005)Ol006303ARationalDialogueofHighLeVeIb
3、etwe吼theLeamingConstructionandDeVeIopmentofHighCaIIigraphyEducation——TheAcademicCharacteristicsandItsMeaningof“TheInternationalDiscussionontheLearning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HighCalligraphyEducation”MAGuo—jun(De加以mP咒
4、£o,廠o“r撇Zo廠6I口咒5”L詛咒船‰i化“i砂,L鯽拍D”730000,吼i阮)Abstract:“TheInternationalDiscussionontheLearningConstructionandDcvelopmcntofHighCaUigraphyEducatbn”hasthecharacteristicsofmultiplesocialandculturalbackgroundsofacaUigraphydial
5、ogueaswellasinatecharacter,cul—tureIeveIofhighprofessiomleducationandhighacademiclevelsThediscussionhasadialoguecontentofcharacteristicsofabstracttheoryandcuttingedgeacademicmtureThecooperativernodeandformofcalligraphyed
6、ucationandtheprac—ticeofinternationalcaUigraphyeducationwereprobedinthisdiscussionItalsohasthecharacteristicsofmutualinfiltra—tion,cademicdivergenceanddifferenceofkno唧ledgeoninternationalculturalcanigraphyresearchandcani
7、graphyeduca—tionKeywords:highcanigraphyeducation;learning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academiccharacteristic書法教育伴隨著書法活動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經(jīng)歷了古代傳統(tǒng)的“師徒相授”和現(xiàn)代新型的“班級教學”等教育形式,由泛化的文字書寫教育發(fā)展并提升到專業(yè)的書法藝術、書法文化教育,這是發(fā)生在中國20世紀后半期文化藝術領域的一個亮點。書法是否
8、是一門專業(yè)和學科,是否是獨立的藝術門類,成為藝術界、文化界、學術界極為關注并經(jīng)常引起爭議的焦點問題。如果說書法是一個學科,但教育部的高等學校學科專業(yè)目錄和基礎教育的學科設置中并未單列出來,而在基礎教育中不同程度的強化文字書寫的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由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的形成,確實已經(jīng)成為客觀事實。如果說書法是一門藝術,但大多數(shù)中國人更多地重視書法的實用性和社會功能的發(fā)揮,并沒有完全自覺地認識和理解書法藝術性的審美功能的理想實現(xiàn)。而
9、中國文聯(lián)【收稿日期】2004一lO25【作者簡介】馬國俊(1953一),男,甘肅隴西人,甘肅聯(lián)合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書法文化研究。萬方數(shù)據(jù)式、國際書法教育的務實傾向以書法研究生教育的培養(yǎng)方向和書法本科生教育的存在模式兩個方面最為引人注目。祝遂之先生的《中國美術學院書法教學思想》、王冬齡先生的《現(xiàn)代書法研究方向博士生培養(yǎng)方案的思考》、徐超先生的《研究生書法教育贅言》、張韜先生的《高等書法藝術教育碩士生、博士生課程設置與變革可行性透析
10、》等文章,就書法研究生的教育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盡管在思考中還需要堅實的理論支撐,但博士研究生階段的書法教育從教學實踐到理論思考已成為歷史的事實。對本科階段的教育問題,張同印先生的《書法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甘中流先生的《從社會歷史的要求看高校書法教育建設》、倪文東先生的《高等書法教育與書壇文化建設》、周德聰先生的《高等書法教育處境》、潘善助先生的《論現(xiàn)階段的高等書法專業(yè)教育》、劉鎖祥先生的《試論書法本科教育框架應注重的兩個問題》、張錫庚先
11、生的《高等書法教育如何開拓經(jīng)典》、于唯德先生的《工科院校書法教學研究與實踐》等文章,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的論述和闡發(fā)。而葉培貴先生的《校際交流與合作:學科整體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一文,則在論述了學科整體發(fā)展的重要性及其實現(xiàn)途徑后,提出了校際交流與合作的基本方式,構思并設計了教師層面、學生層面、學術機構等三個不同層次的交流合作形式,力圖為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和發(fā)展建立一個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復旦大學柳曾符教授的《
12、曝背庸言》則結合豐富的歷史經(jīng)驗,對比海外書法教育狀況,全面地思考了書法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蘊。四、對話的文化語境和立場轉換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對話的文化語境及其立場主要表現(xiàn)在對話的國際性、學科的交融和滲透以及潛在的學術分岐和認識差異。(一)充分體現(xiàn)了書法高等教育文化語境的國際性特征本次論壇除了來自全國部分高校的書法教育工作者和香港的書法知名人士外,有日本的河內利治提交的《書道與漢字》和日本的大野修作提交的《(
13、歷代名畫記與》等學術論文;有韓國樸贊奕提交的《李退溪:書如其人》的學術論文;特別是和田圭壯提交的《福岡教育大學的書寫書道教育的現(xiàn)狀和課題》的論文,將日本當前的大學、中學的書法教育及其課程設置、教育指導體制等方面的情況作了全面而系統(tǒng)的論述,文中認為:“文字本身具有可識別的實用性和可感受到美的藝術性。實用和美的是同時存在著的。在日本的國語課書寫中,是對正確的規(guī)范字的追求,是實用。藝術科書道課則是對美的文字的追求,是藝術?!?二)表現(xiàn)書法研究
14、與書法教育的學科滲透和交融從古文字學人手研究書法,是書法研究的一個重要側面,秦永龍先生的《應該加強古文字書法的研究與探索》和侯學書先生的《秦權量詔書小篆是官方實用字體說》兩篇文章,一方面強調研究古文字書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從字體與書體的辨證關系來揭示小篆書體的內在變化和差異。吳慧平先生的《書法文化景觀的地理學意義》從地理學的角度關照書法,讓書法成為一種文化景觀,即“通過書法家有意識地改造自然環(huán)境而形成一種比較特殊的,由各種書法文化構成要
15、素組合而成的文化綜合體”。特別是歐陽中石先生《我對書學的思考》一文,在闡發(fā)對書法學科建設的思考后,提出了“藝術與科學”的問題,他說:“搞藝術一定要有科學的思維,搞科學也需要藝術的靈感。彼此相互融通、涵蓋、交織在一起,一定會相得益彰?!?三)在論壇的整個交流過程中,潛在著一種學術分歧和認識上的差異論壇交流潛在的學術分岐和認識差異主要集中表現(xiàn)在書法學科的歸屬、研究方向的定位和學科相對獨立的可能性等方面。經(jīng)過討論和交流,有的專家認為書法學科應
16、當注重增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同時,既可以強調書法的文化性,從治學的目的出發(fā),培養(yǎng)書法的學術研究人才;有的專家認為呵以突出書法的藝術性,從治藝的立場出發(fā),培養(yǎng)書法的藝術創(chuàng)作人才,最終形成以學術與藝術相互注入和轉化為理想的培養(yǎng)目標。關于研究方向的定位問題,專家更多的主張各院校須繼續(xù)保持現(xiàn)有的培養(yǎng)方向、模式,進一步加強院校之間的學術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多元互動、和而不同的學科設置格局。分析在認識上出現(xiàn)分歧和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書法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首屆醫(yī)學科普與健康教育學術研討會參會回執(zhí)
- 攝影理論與學科建設研討會論文征集登記表
- 生態(tài)保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 學科建設:元視角的考察——關于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的反思.pdf
- 數(shù)學優(yōu)化學科戰(zhàn)略發(fā)展研討會及學術交流會召開
- “新全球合作機制的動力?”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 “亞信上海峰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 參加“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幾點感想
- [教育]戰(zhàn)略研討會
- 學術研討會總體方案
- 學術研討會總體方案
- 學術研討會總體方案
- 節(jié)慶策劃與經(jīng)營國際研討會
- 為音樂教育學學科建設支招
- 申報教師教育學科建設的自評報告
- 「社會變遷與刑法理論之脈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 學術研討會歡迎辭
- “全球視野中的生態(tài)美學與環(huán)境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 海洋學科建設研討匯報
- 對話式道德教育及其意義的探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