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構建藥用模式植物研究體系,該體系的建立對推動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為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基因組小、染色體數(shù)目少、世代周期短、組織培養(yǎng)和毛狀根轉化技術成熟等特點,在中藥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及調控機制研究中發(fā)揮作用,被認為是理想的藥用模式植物。丹參基因組和轉錄組的測定為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徑的解析及調控機制研究提供基因數(shù)據(jù)庫,其功能基因組學亟需開展
2、創(chuàng)新性研究。
本論文聯(lián)合三代測序技術及二代測序技術,綜合利用基因組學、轉錄組學、生物信息學以及化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開展丹參根全長轉錄組研究,鑒定丹參轉錄本可變剪接現(xiàn)象,探討基因表達與丹參活性成分合成的一致性,并對合成途徑中未知酶的編碼基因進行預測。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丹參全長轉錄組測序。首次結合三代測序(SMRT)及二代測序(Illumina HiSeq)技術在植物領域解析全長轉錄本;從組學水平分析藥用模式植
3、物丹參的基因可變剪接現(xiàn)象。基于聯(lián)合測序技術的全長轉錄組測序共獲得636,805條高質量雜合轉錄本,其N50為2411 bp,而僅用二代測序組裝后的轉錄本N50為1530 bp;聯(lián)合測序顯著提高全長轉錄本的鑒定效率,以萜類合酶的編碼基因為例,二代測序技術僅組裝到42%的全長轉錄本,而聯(lián)合測序鑒定到71%的全長轉錄本;融合二代測序reads、雜合轉錄本、可變剪接位點信息以及丹參基因組信息,檢測到4035個基因異構體,并且預測到16,241基
4、因異構體;40%的丹參多外顯子基因座位存在可變剪接現(xiàn)象,可變剪接類型復雜多樣。
2.丹參酮生物合成相關基因的鑒定及預測。研究發(fā)現(xiàn)二萜合成相關的SmDXS2、SmDXR、 SmHDS、 SmHDR1、 SmHDR3、 SmlPI1、 SmGGPPS1、 SmCPS1、 SmCPS5、SmKSL1和SmKSL7基因在周皮的表達最高(log2 ratio≥1,F(xiàn)PKM>10),與丹參酮IIA在根不同組織的分布一致,其在周皮的含量分別
5、是韌皮部和木質部的17倍和185倍。因此,丹參根的周皮不僅僅是丹參酮的積累部位,也是丹參酮主要的合成部位?;诘⒒蚪M,系統(tǒng)分析了可能參與萜類代謝的重要氧化酶/脫氫酶,基因組分別注釋到457個CYP450s、144個2ODDs和159個SDRs基因;根據(jù)丹參酮的合成和積累規(guī)律,篩選并預測參與丹參酮合成的15個CYP450s、1個2ODD和5個SDRs基因;對候選基因進行克隆分析,構建RNAi和過表達載體,并建立丹參轉基因毛狀根體系,在
6、丹參毛狀根中初步預測候選基因的具體功能。此外,基于丹參全長轉錄組測序結果,本研究鑒定到丹參酮合成途徑的相關基因及候選基因的全長轉錄本20個,其中6個存在可變剪接現(xiàn)象。
3.丹酚酸生物合成相關基因的鑒定及預測。研究發(fā)現(xiàn)迷迭香酸合成相關的SmPAL1、 SmPAL3、SmC4H1、 Sm4CL3、Sm4CL-like i、Sm4CL-like4、SmTAT1、SmHPPR3、SmRAS和SmCYP98A78在丹參的韌皮部和木質部中
7、的表達量高于周皮,與丹酚酸B在根不同組織的分布一致,其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中的含量是周皮的5倍。因此,丹酚酸在丹參根中主要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中合成和積累。基于此規(guī)律以及MeJA對丹酚酸合成的顯著誘導,對丹參迷迭香酸合成途徑中未知CYP450進行篩選,預測到2個CYP450s可能在丹參迷迭香酸合成途徑中催化4-羥基苯乳酸合成3,4-二羥基苯乳酸?;诘⒒蚪M,對可能參與迷迭香酸聚合為丹酚酸的多銅氧化酶家族進行系統(tǒng)分析,基因組注釋到80個編碼多
8、銅氧化酶的基因,其中漆酶32個;根據(jù)丹酚酸的合成和積累規(guī)律,篩選并預測參與丹酚酸合成的多銅氧化酶編碼基岡5個。此外,基于丹參全長轉錄組測序結果,本研究鑒定到丹酚酸合成途徑的相關基因及候選基因的全長轉錄本26個,其中11個存在可變剪接信息。
4.丹參活性成分合成調控相關poly(A) lncRNA的鑒定及預測?;诘⒏煌M織的轉錄組數(shù)據(jù),鑒定到13,928條丹參lncRNA;基于活性成分在丹參根組織的差異積累及相關合成基因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P2-ERF轉錄因子調控丹參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功能研究.pdf
- 丹參酚酸類成分生源合成的調控研究.pdf
- 黃芪毛狀根培養(yǎng)體系的優(yōu)化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誘導調控研究.pdf
- 南歐丹參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茉莉酸信號途徑關鍵轉錄因子SmMYC2調控丹參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功能解析.pdf
- 乙烯對番茄果實風味、香氣成分生物合成的調控作用研究.pdf
- 丹參毛狀根基因誘導表達分析及其有效成分生物合成基因的克隆研究.pdf
- 十九種植物的揮發(fā)油成分及部分生物活性研究.pdf
- 白花丹參有效成分的抗炎活性評價及機制研究.pdf
- 聯(lián)合新型靶標鑒定技術及多組學分析的中藥活性成分藥效機制研究.pdf
- 丹參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中藥中有效成分生物活性的微量量熱法研究.pdf
- 基于組學技術研究氮素對于茶樹碳氮代謝及主要品質成分生物合成的影響.pdf
- 內蒙黃芪、三七化學成分及其部分生物活性研究.pdf
- 丹參中活性成分迷迭香酸的代謝研究.pdf
- 丹參葉抗氧化活性及相關酚酸類成分的研究.pdf
- 丹參酮生物合成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其代謝調控.pdf
- 小紫金牛(Ardisia chinensis Benth)化學成分及部分生物活性研究.pdf
- 菱殼生物活性成分分析及抗胃癌機制研究.pdf
- 丹參酮及其衍生物的活性和作用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