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文冠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了資源調查,摸清了文冠果在我國的分布范圍以及分布特征和規(guī)律,在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自然類型的劃分。利用相關性狀分析與AFLP分析兩種實驗手段,研究了文冠果不同地區(qū)與不同類型的遺傳差異及分布狀態(tài),從性狀表達和分子水平上揭示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此外,研究了文冠果果實含油率以及油脂脂肪酸種類與含量的變化,為文冠果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科學依據。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文冠果在我國的分布范圍是從北緯
2、28°34'到47°20'、東經73°20'到120°25'之間的廣大地區(qū),遍布華北、華東及西北地區(qū)等14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是文冠果自然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qū)。分布區(qū)主要在暖溫帶氣候區(qū)內,天然分布區(qū)內植被以灌草為主。土壤以黃綿土占絕對優(yōu)勢,其次是黑壚土、風沙土、山地褐土、栗鈣土等。 (2)文冠果呈小面積的塊狀零星分布,水平分布呈現局部不連續(xù)性,垂直分布上下限隨著經緯度的增加有降低的趨勢。遼寧建平——北京——山東
3、青島——安徽合肥——河南欒川——陜西洛南——甘肅平涼——青海循化——西藏察隅一線以西以北地區(qū)均有文冠果分布,而在此界以東以南地區(qū)無文冠果分布。 (3)對文冠果15個相關性狀的研究表明,葉片變異程度低于種子和果實的變異程度。15個相關性狀分布地區(qū)內的平均變異系數為66.66%,說明分布地區(qū)內的變異是文冠果的主要變異來源,分布地區(qū)內的多樣性程度高于分布地區(qū)間的。 相關性狀聚類分析表明:小葉數、出種率、出種數、種重四個性狀是分
4、類的主要依據。以分層聚類平均距離0.8為閾值,14個分布地區(qū)可分為四類,第一類為LS一個分布地區(qū),第二類為SX1、SX2、TS、LC四個分布地區(qū);第三類為DN、ZWL、YN、WN;第四類包括KS、LB、AL、AS、ZJK。 (4)各地區(qū)種仁、種皮及種子的含油率之間差異顯著,但它們與單一的生態(tài)因子相關不顯著。經氣象色譜分析文冠果種仁油含有C16:0(棕櫚酸)、C18:0(硬脂酸)、C18:1(油酸)、C18:2(亞油酸)、C20:
5、0(花生酸)、C18:3(亞麻酸)、C20:2(廿碳二烯-11,14酸)、C22:0(山俞酸)、C20:3(“蜜”酸)、C24:0(木焦油酸)、C24:1(神經酸)等11種脂肪酸,碳鏈長度主要集中在C16-C18之間,適合生產生物柴油。各脂肪酸的含量隨地理緯度與經度的變化呈現一定的變化規(guī)律。 (5)文冠果按照果型可劃分為6種類型,有:白花小球果型、白花扁球果型、白花平頂球果型、白花穗狀球果型、白花倒卵果型、白花桃形果型等六種類型
6、,以球果類(包括小球果、扁球果及平頂球果)的豐產形狀最明顯。此外研究發(fā)現文冠果樹體形狀 也影響著文冠果的產量,在文冠果的四種類型中開心型的產量最高,其次為圓頭型,疏散型和灌木型樹體比較弱,生產能力低,產量低于其他兩種。 (6)建立了良好的文冠果AFLP反應程序,運用12對引物對對不同分布地區(qū)及不同類型的文冠果進行AFLP分析,結果如下:在文冠果不同分布地區(qū)的AFLP分析中,共獲得清晰譜帶687條,多態(tài)性達87.0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柴油木本能源植物中國黃連木的調查與研究.pdf
- 木本能源植物蒙古櫟與遼東櫟資源調查與優(yōu)良種質資源篩選.pdf
- 木本能源植物黃連木單株選擇、類型劃分與群落調查研究.pdf
- 污染元素鎘對能源植物文冠果和荊條生長的影響.pdf
- 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栓皮櫟與麻櫟資源調查及地理種源變異分析.pdf
- 嶗山野生木本植物資源調查與評價.pdf
- 木本植物
- 寧夏木本觀果植物資源調查與觀賞性評價研究.pdf
- 木本植物熱值與解剖結構的關系研究.pdf
- 新世紀日本能源外交研究.pdf
- 木本植物圖譜
- 日本能源外交戰(zhàn)略與東北亞能源合作.pdf
- 屋頂綠化木本植物的抗塑性研究.pdf
- 安農大植物圖鑒(木本)
- 五種木本植物演化結構研究.pdf
- 木本類植物的常見修剪方法
- 幾種木本植物精油對植物病原物的抑制活性研究.pdf
- 泰安市木本園林植物最佳觀賞期調查研究.pdf
- 鹽生木本植物園的植物規(guī)劃與配置--以東營市樹木園鹽生木本植物園為例.pdf
- 常見木本植物栽培利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