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本研究通過對山東地區(qū)漢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的形態(tài)學測量及觀察,獲得山東地區(qū)漢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的各項形態(tài)學指標的測量數據,并與青少年相應的測量數據進行比較,為口腔各學科臨床、教學和科研提供解剖學資料及理論依據。
方法:
1、標本的收集收集2008.6-2010.12因齲病、牙周病、治療需要等原因拔除的山東地區(qū)漢族45-81歲中老年人第一前磨牙174顆,按性別牙位分為A、B、C、D四組,標記患者姓名、性別、
2、年齡、身高、民族、籍貫、牙位、拔牙原因等基本情況。另外從收集的所有標本中挑選出雙根的上頜第一前磨牙30顆,不區(qū)分年齡和性別,置小瓶中備用。
2、依據已建立的形態(tài)學測量標準,用游標卡尺測量4組牙齒的牙全長、冠長、根長、冠根比、頸寬、頸厚、冠寬、冠厚。用直線相關分析冠根各測量值之間的關系,并與本課題組之前對山東地區(qū)漢族青少年第一前磨牙測量的數據進行比較,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3、觀察并記錄各組
3、第一前磨牙的牙根類型、根分叉位置和牙根形態(tài),記錄根分叉至釉牙骨質界的距離。
4、根管顯微鏡下觀察并記錄各組第一前磨牙根尖開口的數目、位置和形狀,記錄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離。
5、在根管顯微鏡下觀察并測量雙根的上頜前磨牙頰、腭根根尖的距離,記錄以頰根為標志,腭根所在的位置。
結果:
1、獲得山東地區(qū)漢族中老年人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外形測量數據。各組中變異系數最大的是冠根比,這與青少年組相
4、同;變異系數最小的女性上頜為冠厚,下頜為冠寬,而男性則均為頸寬。T檢驗結果:中老年組上頜第一前磨牙男女組相比,牙全長、冠長、根長有高度統(tǒng)計學差異(p<0.01),下頜第一前磨牙男女組的牙全長、根長、冠根比、頸寬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青少年組女性與中老年組女性上頜第一前磨牙相比:根長、頸寬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下頜第一前磨牙冠根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少年組男性與中老年組男性上頜第一前磨牙相比:牙全長、頸寬無統(tǒng)計學差異
5、;下頜第一前磨牙的牙全長、根長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關分析結果:各組第一前磨牙的牙全長均與冠長、根長存在高度相關關系;冠厚與頸厚存在高度相關關系(p<0.01)。
2、上頜第一前磨牙的根分叉率為13.48%,直根率為34.83%,近遠中向彎曲率為44.94%,頰舌向彎曲率為1.12%,“s”形彎曲占5.62%;下頜第一前磨牙根分叉率為1.18%,直根率為41.18%,近遠中向彎曲率為51.76%,頰舌向彎曲
6、率為3.53%,“s”形彎曲占2.35%。上頜第一前磨牙根面無凹陷的占18.18%,1個凹陷的占36.36%。兩個凹陷的占45.45%,其中近中面凹陷占52.04%,遠中面凹陷占47.96%;下頜第一前磨牙根面無凹陷的占58.33%,1個凹陷的占39.29%,2個凹陷的占2.38%,其中近中面凹陷占64.86%,遠中面凹陷占32.43%,頰側面凹陷占2.71%。
3、上頜第一前磨牙根尖開口數目較多,其中一個根尖開口數占33
7、.71%,兩個根尖開口數占50.56%,三個及以上占15.72%;下頜第一前磨牙一個根尖開口數占68.24%,兩個根尖開口數占21.18%,三個及以上占10.59%。
4、上頜第一前磨牙根尖開口位于頂點的占35.12%,遠中面占35.71%,近中面占14.88%,頰側面占6.55%,腭側面占7.74%;下頜第一前磨牙根尖開口位于頂點的占36.59%,遠中面占32.52%,近中面占17.07%,頰側面占8.13%,腭側面占5
8、.69%。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最大距離女性上頜第一前磨牙為1.85mm,下頜為3.21mm;男性上頜為3.37m,下頜為2.72mm。所有的平均值均小于1mm。
5、96.7%的根尖位于與牙體長軸平行的頰根中線上,在近遠中方向上,約半數頰根與腭根重疊,而僅有13.3%的腭根位于頰根的近中;在冠根方向上,腭根比頰根長的占26.67%,比頰根短或者相等各占36.67%。頰根與腭根之間的平均距離為5.27mm。
結論
9、:
1、山東地區(qū)漢族中老年人上、下頜第一前磨牙部分測量指標在性別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與青少年相比,較多測量值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山東地區(qū)漢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仍以單根為主,多向近遠中方向彎曲。上頜第一前磨牙大多存在根面凹陷,近遠中面各占約半數;下頜第一前磨牙半數以上無根面凹陷。
3、山東地區(qū)漢族中老年人上頜第一前磨牙多為兩個根尖孔,下頜第一前磨牙多為一個根尖孔;根尖開口半數以上位于非頂點,且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頜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態(tài)的影像學研究.pdf
- 山東地區(qū)人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統(tǒng)解剖研究.pdf
- 廣東漢族青少年上頜第一前磨牙形態(tài)學研究.pdf
- 廣東珠三角地區(qū)人下頜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態(tài)的研究.pdf
- 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態(tài)顯微CT研究.pdf
- 年輕上頜第一前磨牙形態(tài)學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pdf
- 上頜第一前磨牙根管橫截面形態(tài)的顯微CT研究.pdf
- 中國人下頜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態(tài)的研究.pdf
- 山東地區(qū)漢族人上頜第二前磨牙髓腔形態(tài)及根管情況的錐束CT觀察.pdf
- 上頜第一前磨牙牙根解剖特點及根管壁厚度增齡性變化的研究.pdf
- 下頜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系統(tǒng)的顯微CT觀察及診斷方法學研究.pdf
- 上頜第一前磨牙管間峽區(qū)的實驗研究.pdf
- 下頜第一前磨牙根面溝與根管形態(tài)關系的顯微CT研究.pdf
- 上頜第一前磨牙髓腔及根管系統(tǒng)的影像學研究.pdf
- 單顆第一前磨牙缺失早期對咀嚼效率影響的研究.pdf
- 關于第一前磨牙近遠中徑及剩余牙本質厚度的研究.pdf
- 纖維樁修復上頜第一前磨牙剩余不同數目側壁的應力分析.pdf
- 全頜曲面斷層片評價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促進第三磨牙萌出的臨床研究.pdf
- 毛里求斯人上頜第一磨牙解剖形態(tài)的研究.pdf
- 中國潮汕人群第一前磨牙天冬氨酸消旋化率推斷年齡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