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蘭德的精神求索_9047.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塑造了一個交織熱忱與冷漠、充滿巨大人格張力的天才藝術家——思特里克蘭德。他本是倫敦一證券經紀人,家庭美滿、生活優(yōu)渥,過著萬千俗子向往的中產生活,某天卻突然出走獻身繪畫,甘受嘲諷、貧苦和疾病折磨,好歹在塔希提找到了靈魂歸宿,終老異域。本文以對思特里克蘭德的精神求索探究為主線,對毛姆提出的問題,如精神求索者的內涵、藝術與生活的關系、群體與個體的關系、理性與非理性的關系等進行思考,兼及探討毛姆所給出路的可能性。
 

2、 思特里克蘭德的精神求索呈現出一種在西方文學史上帶有普遍性的軌跡:超越世俗——揀盡寒枝——收獲歸宿。本文將從此三部分探究思特里克蘭德的精神求索之路。
  第一章探討起點。關注思特里克蘭德出走的動力、反抗的姿態(tài)及莫名的期待。第一節(jié)探討思特里克蘭德精神求索的動力,乃是一股難以言狀的“力”,分析其激變的形式,并探析這股“力”的實質。第二節(jié)揭示畫家的出走本質上體現的是世俗秩序同精神追求之間的沖突,當精神求索者們審視人生之枷鎖時,必然生出反

3、抗的渴望。第三節(jié)指出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似乎永遠處于未完成狀態(tài),且探尋的魅力恰恰在于投放本身,而非落矢之地。
  第二章探討在路上。揭示精神求索之路上一組深刻的對立,即對現實透徹的清醒并追尋道路上激越的癲狂。從所謂“愛情”“道德”和“理性”三個范疇進行考察。第一節(jié)探討“兩種愛情”。第二節(jié)探討道德問題,指出不應用世俗現實規(guī)則去框定精神性行為。第三節(jié)指出世俗道德秩序是理性原則的某種呈現,它遮蔽了精神存在,致使靈魂無處棲居。
  第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