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和目的:抗血小板治療可顯著降低冠狀動脈支架術后血栓事件的發(fā)生率,但約5%~35%的病人由于存在抗血小板藥物抵抗而導致血栓事件風險明顯增高。目前對抗血小板藥物抵抗的診斷方法尚不普及、診斷標準不統一,且缺乏理想的干預手段。本研究旨在篩選簡便、可靠的抗血小板藥物抵抗診斷方法,分析抗血小板藥物抵抗與臨床高危因素的相關性并初步探索對抗血小板藥物抵抗進行臨床干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前瞻性入選行
2、冠狀動脈支架術病人305例,分別于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前及治療后24h測定血小板功能,主要指標包括CD62P、血小板活化復合物(PAC)-1的表達及20μmol/L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IPA),以治療前后20μmol/LADP誘導的IPA變化值小于10%作為診斷氯吡格雷抵抗(CR)金標準。病人入選后隨機分入優(yōu)化抗血小板治療組(n=154)及標準治療組(n=151)。標準治療組所有病例均采用標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兩聯抗血小板治療;優(yōu)化治
3、療組病人根據血小板功能檢查結果分為CR和非CR,非CR病人抗血小板治療方案與標準治療組相同,CR病人在常規(guī)兩聯治療基礎上加用西洛他唑6個月。研究主要終點為隨訪1年時的死亡、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卒中復合終點。次要終點包括(1)隨訪1年時的死亡、MI、癥狀驅動的血運重建、缺血性卒中及外周動脈閉塞的復合終點。(2)TIMI出血事件發(fā)生率。(3)亞急性支架內血栓(SAT)及遲發(fā)性支架內血栓發(fā)生率。
結果:(1)入選病人CR發(fā)生率為
4、23.8%。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OC)分析表明,CD62P及PAC-1診斷CR的價值不大,而用藥后測定的20μmol/LADP誘導的IPA與金標準相比,曲線下面積(AUC)為0.878,臨界值為>71.8%,診斷CR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7.8%和85.2%。(2)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5歲[比值比(OR)=10.31,95%可信區(qū)間(CI)=4.265-24.926,P<0.001]、糖尿病(OR=9.3,95%CI=3.4
5、13-25.344,P<0.001)、既往缺血病史(OR=7.139,95%CI=2.658-19.180,P<0.001)、肌鈣蛋白T(TnT)陽性(OR=7.6,95%CI=1.505-38.391,P=0.014)、多支病變(OR=2.355,95%CI=1.054-5.261,P=0.037)是CR的臨床預測因素。以臨床預測因素個數≥2作為CR判別標準,與金標準相比AUC為0.899,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達86.5%和79.7%。
6、(3)優(yōu)化治療組主要終點事件風險較標準治療組下降37%(5.8%比9.3%),但差異無統計學顯著意義(P=0.257)。優(yōu)化治療組與標準治療組的死亡(1.9%比2.6%,P=0.489)、MI(2.6%比4.6%,P=0.340)及缺血性卒中(1.3%比2.0,P=0.491)發(fā)生率均無顯著差別。兩組心性死亡、MI、缺血性卒中、缺血驅動的血運重建及下肢動脈閉塞的復合終點事件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9.7%(15/154)比14.6(22/15
7、1),P=0.197],但在優(yōu)化治療組中有降低趨勢。兩組支架血栓及出血事件均無差異。優(yōu)化治療組和對照組CR病例數分別為41例(26.6%)和33例(21.9%),在兩聯抗血小板治療基礎上加用西洛他唑可顯著降低CR病人的IPA[(77.5±12.1)%比(64.5±12.1)%,P<0.001]。優(yōu)化治療組CR病人的主要終點事件與對照組CR病人相比無統計學顯著意義[19.5%(8/41)比36.4%(12/33),P=0.105],但有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冠狀動脈支架術后血小板高反應性患者的優(yōu)選抗血小板治療研究.pdf
- 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優(yōu)化抗血小板治療研究.pdf
- 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強化抗血小板對治療后血小板高反應性的影響.pdf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抗血小板藥物抵抗的相關因素分析.pdf
- 血小板計數與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的關系.pdf
- 腦動脈支架術后不同抗血小板藥物的對比研究.pdf
- 不同抗血小板藥物組合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血小板活性影響的臨床研究.pdf
-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三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近期療效及其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pdf
- 冠狀動脈搭橋術圍手術期抗血小板藥物的應用.pdf
- 平均血小板體積預測接受高風險冠狀動脈介入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療抵抗的價值.pdf
- 冠狀動脈介入術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時限的系統評價.pdf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抗血小板個體化治療的研究.pdf
- 冠狀動脈支架術后患者血小板高反應性的影響因素分析.pdf
- 冠狀動脈CTA在診斷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中的應用價值.pdf
- 冠狀動脈介入診療術后對比劑腎病的早期診斷和藥物干預的研究.pdf
- 冠狀動脈支架術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干預.pdf
- 顱外頸動脈支架術后抗血小板治療方案的對比研究.pdf
-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干預治療對血小板活化的影響.pdf
- 外周動脈支架成形術后抗血小板藥物預防再狹窄的臨床研究.pdf
- 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術前抗血小板藥物的應用對術后出血的影響及相關因素的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