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鐵和磷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研究表明低磷能夠促進植物鐵的吸收和植物體內有效鐵的含量,然而關于鐵/磷互作的生理分子機制信息很少,尤其在水稻。我們先前研究表明,當以Fe(Ⅲ)為唯一鐵源且缺磷(Fe(Ⅲ)-P)條件下能夠回復Fe(Ⅲ)吸收缺陷突變體naat1在以Fe(Ⅲ)為鐵源(Fe(Ⅲ)+P)下的表型,但具體機制仍不清楚。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再突變naatl突變體,在Fe(Ⅲ)-P條件下篩選不能回復表型的材料。篩選到一個根系
2、回復正常,地上部不能復綠雙突變體,命名為naat/M13。該突變體,在Fe(Ⅲ)+P條件下,發(fā)芽10天后能夠回復naat1的根系表型但與野生型相比較仍然表現為黃化癥狀。此外,當以Fe(Ⅱ)為唯一鐵源條件下,發(fā)芽10天之后,也表現出黃化癥狀。
根部實時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在Fe(Ⅲ)+P條件下,naat1/M13同naatl相比較,缺鐵響應相關基因(OslR02,OsNRAMP1,OsYSL2,OsYSL15
3、,OslRT1,OslRT2,OsNAS1與OsNAATI)表達下調;在Fe(Ⅲ)-P條件下,naat/M13同naat1相比較,OslRT1與OsIRT2表達下調,但OslR02,OsNRAMP1,OsYSL2,OsYSL15,OsNAS1與OsNAAT1沒有顯著差異;在Fe(Ⅱ)+P條件下,naad/M13同naatl相比較,缺鐵響應相關基因表達下調。
地上部qRT-PCR分析表明在Fe(Ⅲ)+P條件下,naatl/M
4、13同naatl相比較,缺鐵響應相關基因表達下調;在Fe(Ⅲ)-P條件下,naatJ/M13同naatl相比較,OslR02,OsNRAMPl,OsYS15,OslRT2,osNAS1與0sNAAT1表達下調,但OslRT1沒有顯著差異,Os YSL2表達上調;在Fe(Ⅱ)+P條件下,naat/M13同naatl相比較,缺鐵響應相關基因表達沒有顯著差異。
遺傳分析表明M13受單基因隱性控制.用圖位克隆方法將該基因定位到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稻Fe(Ⅲ)吸收功能缺失突變體Osnaat1的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研究.pdf
- 水稻介導的害蟲互作及相關水稻基因OsRLK突變體獲得.pdf
- 結核分枝桿菌螺旋酶GyrA與GyrB互作區(qū)域的缺失突變體對酶功能的影響.pdf
- 水稻耐低磷突變體的篩選與鑒定.pdf
- 水稻鐵磷互作的分子機理及富鐵轉基因水稻研究.pdf
- 水稻“9311”突變體的篩選和突變體庫的構建.pdf
- 耐低磷水稻生理特性研究及突變體篩選.pdf
- 水稻高溫敏感突變體hts2的初步研究.pdf
- 利用RNA干擾技術獲得水稻生育酚缺失突變體的研究.pdf
- 水稻短根突變體Osksr4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水稻T-DNA插入突變體的鑒定與一個遲抽穗突變體的初步研究.pdf
- 擬南芥激活突變體庫及頂端優(yōu)勢缺失突變體的分子分析.pdf
- 水稻匍匐突變體的遺傳分析.pdf
- SM22α及其缺失突變體的重組表達和功能研究.pdf
- 擬南芥與核盤菌互作及與核盤菌、水稻白葉枯病菌相關的擬南芥突變體篩選.pdf
- 受傷根誘導水稻斑馬葉突變體Oszb功能研究.pdf
- 不同葉色,株型和早衰水稻突變體功能的研究.pdf
- 水稻日本晴和“9311”突變體誘變研究.pdf
- CUEDC2各種缺失突變體的構建及其功能初探.pdf
- EMS誘導黃瓜突變體的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