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文獻綜述</b></p><p> 金融支持建德市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p><p> 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持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農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終貫穿于農村經濟社會改革的進程之中;農村金融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在落實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和保持農村社會經濟生活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p><p&g
2、t; 學術界關于國內外農村金融研究的相關進展和成果進行歸納、總結,主要從農村信用社改革、農戶借貸行為、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與需求、農村金融抑制與深化、農村金融制度等方面進行論述。 </p><p><b> 1 國外研究綜述</b></p><p> 國外對農村金融的研究表明,可以以世界銀行的綜合研究報告為代表(2002,雅榮、本杰明、皮普雷克),報告中將農村金融
3、的目標定位在兩個方面,即增加收入促進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報告還對農村金融市場低效運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政策環(huán)境不當(如明顯的城市傾斜政策)、法律和監(jiān)管體系不夠健全以及市場失敗(Beasley,1994)。</p><p> 1.1 農業(yè)信貸補貼理論研究</p><p> 從20世紀80年代以前,農業(yè)信貸補貼論是農村金融理論界占主導地位的傳統(tǒng)學說。Hugh T. Pat
4、rick(1966)對欠發(fā)達國家的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進行研究,認為為增加農業(yè)生產和緩解農村貧困,有必要從農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資金,并建立非贏利性的專門金融機構來進行資金分配,在貧困地區(qū)需要金融服務供給先于經濟需求,支持農業(yè)補貼信貸理論。</p><p> 1.2 農村金融市場理論研究</p><p> 農村金融市場論是在對農業(yè)信貸補貼論的批判基礎上產生的,該理論強調市場機制的作用,其主要
5、理論前提與農業(yè)信貸補貼論完全相反,認為農村居民以及貧困階層是有儲蓄能力的,沒有必要由外部向農村注入資金。McKinnon(1973)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論和Shaw(1973)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論,認為應該放松對金融的管制,強調市場機制的重要性。Stiglitz和Weiss(1981)、Burkett和Dutt(1991)、Stiglitz(1994)對此提出不同意見,認為政府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不能僅強調市場的調節(jié)機制。隨著信息經濟
6、學的崛起,日Hellmann,Murdoek和是Stiglitz(1996)提出的金融約束理論,認為培育有效率的金融市場,仍需要一些社會的、非市場的要素去支持它,政府的干預是必要的。</p><p> 1.3 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研究</p><p> Junior R. Davis,Angela Gaburici和Paul G. Hare(1998)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對羅馬尼亞
7、農戶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的決定因素進行了分析:定量方面主要著眼于影響貸款和儲蓄的因素,農民收入、資源和貸款的使用;定性方面則是著眼于金融服務供給者與農戶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考慮了農村金融市場發(fā)展過程中農戶參與或者不參與的動機。Claudio G. Vega(2003)論述了發(fā)展中國家農村金融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經濟主體的關系問題,并分析了解決此問題的主要手段是農村金融市場的深化。</p><p><b>
8、 2 國內研究綜述</b></p><p> 近年來國內學者對農村金融的研究日漸增多,特別是在1996年農村信用社從農業(yè)銀行分離出來以后,農村信用社改革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的熱門話題。綜合對農村金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p><p> 2.1 農村信用社改革研究</p><p> 于敬波(2009)認為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
9、中國農村信用社必須通過一系列改革以適應金融全球一體化趨勢,確立自己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在待產權改革的問題上,要因地制宜,在三種模式即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相結合中進行選擇,選擇最適應當地經濟的發(fā)展的模式。劉熠(2009)認為信用社改革的中,產權制度改革是核心,在改革的過程中合理重置股權,實現(xiàn)相對控股,可以有效避免產權虛置、主體錯位的問題,同時要注意要堅持因地制宜、邊試點邊推廣,逐步實現(xiàn)全省范圍內的農村商業(yè)銀行改制成功,從而有效提高農村信
10、用社的金融服務水平。</p><p> 2.2 農戶借貸行為研究</p><p> 李沂喆(2010)總結認為我國正處于由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xiàn)代農業(yè)轉型時期,農戶分層隨之出現(xiàn)新的變化,不同特征的農戶,其借貸需求呈現(xiàn)出不同特點,所以應從農戶借貸需求行為出發(fā),建立農村多層次信貸需求與農村金融供給體系協(xié)調發(fā)展的機制。孫善俠(2008)調查研究得出結論:農村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一直困擾農村
11、經濟發(fā)展的主要障礙是發(fā)展資金不足。我國農業(yè)規(guī)模小且經營分散,這決定了單個農戶的經濟實力弱小,資金積累能力差,需要從家庭外部獲得資金支持。王漢章(2008)指出,農村中小企業(yè)的借款主要以短期周轉性用途為主,主要用于購買原材料或半成品。而企業(yè)的長期投資更主要依賴于企業(yè)的內源性融資。因此農村金融在面對中小企業(yè)的貸款時不能滿足其長期投資的需求,不利于農村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p><p> 2.3 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與需
12、求研究</p><p> 張新艷(2010)認為農戶的金融需求十分微小,生活支出基本在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簡單再生產以及房屋的修繕方面,但是我國的農戶占全國城鄉(xiāng)家庭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多,資金總需求十分巨大,如果將這70%的農戶的消費生產積極性調動起來,我國的經濟將會是更加快速的增長。農戶的資金需求反映了農村金融市場的資金需求情況,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是整個國家發(fā)展和前進的動力和源泉。丁珂(2010)從欠發(fā)達地區(qū)的農村出
13、發(fā),調查研究得出:欠發(fā)達地區(qū)的農村收入高的農戶多半依靠自有資金進行生產活動,而中低收入水平的農戶由于自有資金不足,從事生產和基本生活消費都需要借款,所以該地區(qū)收入低的農戶反而借貸需求多農戶的生產。</p><p> 2.4 農村金融抑制與金融深化研究</p><p> 周瓊(2007)認為農村金融抑制表現(xiàn)在:農村金融市場分割嚴重,呈現(xiàn)明顯“二元結構”,金融價格嚴重扭曲,不能反映真實的資
14、金供求狀況,低利率和高通貨膨脹并存,同時政府的金融需求對農戶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部門存在很大的擠出效應,農村資金大量外流,最終農村的金融支持得不到有效的支持。李俊(2009)認為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不健全發(fā)展,政策的引導和強制執(zhí)行在目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應制定差異化的監(jiān)管制度,細化評價指標,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再融資能力。劉祚祥(2007)進一步從農村金融抑制的需求角度,發(fā)現(xiàn)到我國農戶在城市化與工業(yè)化轉移過程中的逆向淘汰趨勢,以及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社
15、會的微觀經濟組織的行為選擇對金融交易的影響。</p><p> 2.5 農村金融制度研究</p><p> 楊奕(2009)認為村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的路徑選擇要符合我國農村金融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要充分考慮到我國的具體國情,對現(xiàn)狀要有深刻的把握,應該從全局出發(fā),培育創(chuàng)新主體,同時也要培育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和合理發(fā)揮政府的作用。胡瑩(2009)指出我國的農村金融制度變遷屬于一種強制性的制度變遷,每一步
16、都源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強制性供給行為。我國農村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需要政府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發(fā)展設定的目標,并據此決定歡府在農村金融市場上應發(fā)揮的作用,實現(xiàn)從機構主導向功能主導的轉型。</p><p><b> 3 小結</b></p><p> 我國農村金融問題的研究,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通過廣泛、深入地調研,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才能準確把握農村金融需求的
17、多樣性、組織形式的多元化、區(qū)域的差異性等特征,我們要在已有的理論研究基礎上,根據中國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建立適合于指導我國新農村建設的農村金融體系和制度,以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fā)展。</p><p><b> 參考文獻</b></p><p> [1]周瓊.我國西部農村金融抑制與金融深化研究[D].中國民族大學,2007.</p><p>
18、 [2]汪婉莉.農戶借貸行為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8.</p><p> [3孫善俠.農戶借貸行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p><p> [4]王漢章.略論農村金融發(fā)展的財政政策支持[J].現(xiàn)代財經,2008(06).</p><p> [5]李樹生,何廣文.中國農村金融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p>
19、<p> [6]于敬波.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p><p> [7]劉熠.河南省農村信用社改革研究[D].鄭州大學,2009.</p><p> [8]李?。r村金融抑制與政策研究[J].消費研究,2009(02).</p><p> [9]楊奕.中國農村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
20、lt;/p><p> [10]謝赤,孫柏,汪壽陽.新農村建設的金融支持研究[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p><p> [11]胡瑩.論我國農村金融制度的創(chuàng)新[J].中山大學,2009(11).</p><p> [12]丁珂.甘肅省西部農村金融供求問題淺析[J].蘭州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10(03).</p><p>
21、 [13]李沂喆.中國農戶借貸行為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005).</p><p> [14]張新艷.建立健全我國農村的微型金融市場[J].三農問題,2010(06).</p><p> [15]PatriekH T, Fi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Econ
22、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6,14(2,1):74—189.</p><p> [16]Hellmann.T,MurdoekK,StiglitzJE.DePosit Mobilizationunder Finaneial through Financial Restraint.In Finaneial Development and EeonomicGro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融支持建德市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開題報告】
- 金融支持建德市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畢業(yè)論文】
- 金融支持建德市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任務書】
- 金融支持建德市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
- 新農村建設中金融支持研究[文獻綜述]
- 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
- 新農村建設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pdf
- 關于政策性金融如何支持新農村建設問題的研究.pdf
- 市金融業(yè)支持新農村建設方案
- 新農村建設人才方面問題【文獻綜述】
- 市金融業(yè)支持新農村建設方案
- 我國新農村建設研究【文獻綜述】
- 武威市新農村建設中金融支持問題研究.pdf
- 濰坊市寒亭區(qū)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pdf
- 麗水山區(qū)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pdf
- 山西省新農村建設金融支持問題研究.pdf
- 農村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pdf
- 重慶新農村建設的金融支持.pdf
- 農村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問題與對策.pdf
- 新農村建設下的農民轉型問題【文獻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