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探問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學習心得,朱小蔓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北京師范大學2013.12.8,生命教育在本世紀以來在中國內地漸漸興起,內地教師和研究者與港澳臺教育界合作,相互學習、借鑒之風漸盛。生命教育已在中國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明文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課程也明確解讀了課標中的生命教育含義,但生命教育的構念體系如若要進一步清晰、完善起來,仍需要吸納、清理更多的知識和思想資源加以豐富。,宋慶齡
2、 宋慶齡為陶行知先生的題詞,1991年,陶行知以他對中國和世界教育的卓越貢獻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20世紀世界四大名人之一。,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曾留學美國,從杜威學習,回國后主要從事教育工作,最早注意到鄉(xiāng)村教育問題,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1910年金陵大學時的陶行知,1917年陶行知(右)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與胡適(左2)等人合影,長期以來,中國內地主要用“生活教育”來標示陶
3、行知思想的基石和核心,而用生命教育的一套概念、話語來認識陶行知,并以此作為生命教育的理論武器、思想資源、人格榜樣則遠遠不夠。,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l(fā)ife”是一個含義比較廣的詞匯,它表示“生命”,與“死”相對;它可以特別用來指人的生命,如:“人命”,指稱“生存”、 “人的存活”;它又指“一生”、“壽命”、“期限” ;還可以解釋為“生活經歷”,“某種方式的生活”([英]霍恩比著,王玉章等譯:《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7版),北
4、京:商務印書館,2009:1165-1166)。在陶行知那里,沒有嚴格的“生命”、“生活”之分。 但陶行知的理論暗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生命的意義需從生活里找到依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與當時的中國問題情境密切相關。他的生活和求學經歷使他在思想人格的深層始終關注人的命運,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他求教育改變落后的生活,也求生活改變陳舊的教育,都只為改善國人的生命質量和民族和共和國之命運;他的全部思想的起點是對生命的信仰。他一生的教育實踐需用
5、他全副的生命來詮釋。,一、陶行知的生命觀,1、生命本精貴 1927年,陶行知在燕子磯畔的曉莊鄉(xiāng),創(chuàng)辦曉莊師范學校。針對有人在此投江自盡,立勸誡碑于燕子磯: “想一想,死不得” “人生為一大事來,當做一件大事去。你年富力強,有國當救,有民當愛,豈可輕生?” “死有重于泰山,或有輕于鴻毛,與其投江而死,何如從事鄉(xiāng)村教育為中國三萬萬四千萬同胞努力而死!”,他疾呼:“人的生命!你在中國是耗費得太多了。
6、……中國要到什么時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貴于財富,人命貴于機器,人命貴于安樂,人命貴于名譽,人命貴于權位,人命貴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時,中國才站得起來!”(《中國的人命》(1931年11月9日),《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33-134.) 在陶先生看來,只有首先重視人的生命,把人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中華民族才有出路。,2、生命求質量 怎樣才有質量? 他主張
7、少生、好生、貴生、厚生、共生的“五生世界” 他建議成立永久的人口升降委員會;研究避妊法;提倡晚婚、晚育等 。(《教學做合一之教科書》),他呼吁人人有權受教育,在世界范圍內第一個提出“全民教育”概念 他認為中國傳統的教育中,老人、婦女、工人、農民、流浪兒等都不在教育之列,這樣的教育是要漸漸枯萎掉的,因而是一種短命的教育。新的教育必須重視人的受教育權。他說,“男女也應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無論貧富
8、,也應該有均等受教育的機會。無論老少,也應該受教育”(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75.),他提出生利主義概念,提倡靠勞動生利而得以生存和自立。 生利有兩種:一曰生有利之物,如農產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無,醫(yī)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要有健康的身體,要有獨立的思想,要有獨立的職業(yè)?!白鲆粋€整個的人”是他對人的生命質量的寄望。,3、辯證的生死觀
9、 他對親人至愛情深。 1929年,在《文渼指導之遺志》中陶行知說, “我十年來的事業(yè),她沒有一件不曾給我很大的影響和幫助。我成功,她為我歡呼;我失敗,她給我安慰;我走錯了路,她拉我回頭;我走向生活,她勉我前進。沒有她,便沒有我。從此,我的生命已經殘廢了一部分。但是瞎子可以專精音樂,聾子可以專精圖畫。我只希望因為一部分的殘廢可以完成另一部分的使命。我愿她在我心里活著,仍舊幫我做個有益人類的人”(
10、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62.),他對朋友忠誠,待人處事豁達?!昂煤脡膲碾S人講,心中玉一塊。恩怨有偶然,毀譽多意外”。(《我的小懷抱》) 他對自己惜時如金,“一心只想多做些事”。稱“只有今天可貴,但愿緊握在手,教它由你支配,變?yōu)槟愕呐笥选!彼麑懙溃骸敖瘛睘槿f世驕子,人有高貴靈魂。(見陶行知《今天》小詩),對他而言,活著,是過有意義的人生。 意義在于創(chuàng)造
11、,在于奉獻,在于與患難搏斗。 “我們以至誠之意,歡迎全國同胞一齊出來,加入這個運動,贊助它發(fā)展,督促它進行,一心一德的來為中國一百萬個鄉(xiāng)村創(chuàng)造一個新生命。叫中國一個個的鄉(xiāng)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來造成中華民國的偉大的新生命”(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86-87.),他投身教育,是把教育看成可以創(chuàng)造新生命的,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師生顯示合作而創(chuàng)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是真善美之活人。
12、 對于借口環(huán)境平凡、生活單調、年紀太小、太無能了、陷入絕境等五種“不能創(chuàng)造”的觀點,他一一批駁?!昂垢闪?,血干了,熱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無意于創(chuàng)造。” “人生是患難與歡樂組成的。追求真理的人以與患難搏斗為樂”,又說,“必使學生得學之樂而耐學之苦,才是正軌”。,他是大學者,也是社會活動家,但他極為重視小學、幼兒教育,認為這是養(yǎng)習慣、情感和態(tài)度、人格的基礎,“從小看到老”,“廟小乾坤大”;他也是社會活動家,倡導社會教
13、育辦學之道在于“明大德,在親大眾,在于大眾幸?!?。 他對生命價值的看法不僅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人類學意義上的生命,也是社會倫理、法理意義上的生命。他個人所持的生命自我不是“小我”,而是“大我”。,他對死亡抱超然、歷史之態(tài)度 1946年7月在《致育才學校全體師生》中說,“公仆去了,昨今兩天有兩方面的朋友向我報告不好的消息。如果消息確實,我會很快地結束我的生命。深信我的生命的結束,不會
14、是育才和生活教育社之結束。我提議為民主死了一個,就要加緊感召一萬人來頂補,這樣死了一百個就是一百萬人,死了一千個就有一千萬人。死了一萬人就有一萬萬人肯為民主犧牲,而中華民族才活得下去”(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9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719.),1946年6月14日,他與柳湜有一次長談。他說:我一生只想多做些事,現在要做的事又太多了,我不僅沒有時間寫一本書,就是連短文章也沒有時間多寫。……至于對學術采取一種嚴肅的態(tài)
15、度,那是更應該的。我常說,還是要多做些事,如果你不幸死得早,只要你真的有些思想,會有后人替你理出來。(柳湜:《記最后一夜——回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中有儒家的仁愛入世情懷,也有老莊的超然姿態(tài),有墨家的兼愛,也有佛教的慈悲,同時他有基督教的博愛、愛滿天下。它們構成陶行知強大的生命愛力和信仰。 他說,“做教育,第一要有信仰心,教育是大事業(yè),有大快樂”。(《新教育》) 如果不信仰生命、相信生命的力量,人
16、便不會有動力追求美好的事物、自然與人類秩序,不會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也難以有堅韌的生命責任感。,二、陶行知的生命發(fā)展與 生命教育觀,。,1、“真”生命 “人之生命本性有兩面性,既有同情、憐憫,也可能懶惰、貪婪”,他主張去偽存真。 “行出一真是一真,謝絕一偽是一偽”(《偽君子篇》),“寧做真白丁,不做假秀才”(1940年教育次子陶曉光) “第一流的教
17、授具有兩種要素:一、有真知灼見;肯說真話,敢駁假話,不說謊話”。 保持“真”生命可貴,故而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1943年《百侯中學校歌》),2、 “活”生命 “活”生命相對于“死”的生命、死的教育,他最反對舊教育把人培養(yǎng)成書呆子。 教育的出發(fā)點和目標都是“活人”?!拔覀冝k教育的人,總要把小孩子當作活的,莫要當作死的
18、”(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07.),他對“學”與“生”的教育關系進行了新的解釋,他認為,“‘學’字的意義,是要自己去學,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說什么,學生也說什么,那便如學戲,又如同留聲機一般了?!值囊饬x,是生活或是生存。……不可學是學,生是生,要學就是生,生就是學……你哪一天生存不是學?你哪一天學不是生存?”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1
19、6.) 因此,“學生”不能分開解釋,更不能只看到“學”,看不到“生”。,3、平衡的生命 身體與學問的平衡 “吾人有兩種家庭:甲、身體生長之家庭,乙、學問生長之家庭”。 手與腦的平衡: “用腦者因為不用手,腦也不能精細,變成一個呆腦;用手者因為不用腦,手也不能精細,變成一雙粗手”(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61.),勞力與勞心,“在勞
20、力的基礎上勞心” 完整的生命應該是手腦共同發(fā)展的,完整的生命質量應該是生物與精神雙重衡量的。 “用腦者因為不用手,腦也不能精細,變成一個呆腦;用手者因為不用腦,手也不能精細,變成一雙粗手”(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61.),4、健全的生命 “整個的人”,要有三要素: 健康的身體、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職業(yè)。 “在德育上,公德
21、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它們是建筑“人格長城的基礎”。 還要有飽滿的精神:求學需具有科學的精神,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應付環(huán)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他稱之為“人格真善美”的活人。,5、“獨立自主的生命” “人是自然界的生命,也是群界的生命”,“做自然界之主,也做群界之主”。 做自動而不是被動的人; “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養(yǎng)成這種能力,再概括說起來,就是要
22、養(yǎng)成‘自主’、‘自立’、和‘自動’的共和國民。一是被動的,一是自動的,這就是他們的分別了”(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7.),教育應該“不教人升官發(fā)財,他只教中國的民眾起來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機器的主人。 (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12.) 不是做“人上人”,而應該是一個“人中人”。“人與人的關系是建筑在互助的友誼上。凡是同志,
23、都是朋友,便當互助。倘不互助,就不是朋友,便不是同志”(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62.),三、陶行知的生命教育實踐,陶行知親自創(chuàng)辦并擔任校長的學校有:1927年南京曉莊鄉(xiāng)村師范學校;1929年江蘇淮安新安小學;1932年上海山海工學團;1939年重慶育才學校; 他的全部辦學實踐都基于他對生命發(fā)展的認識,圍繞培養(yǎng)一個“整個的人”這樣一個生命教育的價值目標。,1、生
24、命教育的價值目標:做“整個的人” “是叫教育從書本到人生的,從狹隘的到廣闊的,從宇宙的到手腦相長的,從耳目的到身心全顧的”(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04.),2、生命教育的基本方法: “教學做合一” “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做;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 《教學做合一》(1927年11月2日),《陶行
25、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5.),“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它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對事來說是做,對己來說,是學,對人來說,是教”。 所以他極力推行“小先生制”,宋慶齡先生高度贊賞并推展過“小先生制”。 教和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真教,在做上學的是真學,沒有做為中心的教和學都不是真教真學。,關于教科書,“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
26、;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傮w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為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疤仁拐娴哪蒙顬橹行氖刮淖滞说搅斯ぞ叩牡匚?,從死的、假的、靜的、讀的,一變而為活的、真的、動的、用的,那么,就稱它為教科書”,他主張用三種標準判斷,即:“看它有沒有引導人動作的力量,看它有沒有引導人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沒有引導人產生新價值的力量”。,教學做合一重視身體的介入,特別強調個體的經驗,而且把“做”分為有意義的做與無意義的做,“人家怎樣
27、做,我也怎樣做,而不求其所以然,便是無意義的做” (《湘湖教學做討論會記》(1929年10月10-11日),《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1.) “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罢嬲鲋皇窃趧诹ι蟿谛?,用心以制力”。(《在勞力上勞心》) 融教學做為一體的生命教育,是有意義的、經過自我思考的、帶有自我生命溫度的教育,而不是一種盲行盲動。,新安小學的修學旅行 1935
28、年10月10日,由14名小學生組成的新安旅行團從淮安出發(fā),17年,途經22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行程5萬里,課程豐富、實行“小先生制”,能者為師,互教共學;每天寫日記(“日記是我們一天心靈的寫真”),每周出墻報…… 重慶育才學校的“幼兒研究生班”、“見習團”、重心靈美育的藝術活動等。,,陶行知先生還通過自編兒童詩、親自登臺演出戲劇等多種形式表現生命的豐富多彩,以自己的親身實踐融教學做于一體,在生活中開展生命教育。,3
29、、生命教育的基本形態(tài):“活”的教育 我認為,可以用“活”教育表征它是不是生命教育操作,以及可否實現生命教育的初衷。 用今天的話說,即生命教育一定是生命在場的教育。 “高尚的生活精神不用錢買,不靠錢振作,也不能以錢推諉。高尚的精神如同山間明月,江上清風一樣,是取之不盡,用之無窮的?!?《我之學校觀》,陶行知用英文給“活的教育”下了定義: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
30、ife, Education for life。(《活的教育》(1921年暑期),《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11-415.) 在1930年的一次演講中,他又進一步將其“Life Education”中的“Life”解釋為,“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huán)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 (《生活即教育》(1930年1月16日至2月7日的演講),《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89.)
31、,活的教育“一定會盡其所能,前進不已?;畹慕逃?,正像魚到水里鳥到樹林里一樣。……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光之下,受了滋養(yǎng)料似的,也就能一天進步似一天。換言之,就是一天新似一天?!薄拔覀冎v活的教育就要隨時隨地地拿些活的東西去教那活的學生,養(yǎng)成活的人材”(《活的教育》(1921年暑期),《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04,410.),“靜默如地下的種子(靜能生慧,涵養(yǎng)向真之心);自由如空中的鴿子(民主、寬松的環(huán)境氛圍);
32、勇猛如斗虎的獅子” (開拓進?。ㄔ姼琛痘罱逃罚?活的教育也是創(chuàng)造的教育,創(chuàng)造教育才是生命教育,“仿我者死,創(chuàng)我者生”。,這其中有及其豐富的內涵:它是有生命感的教育,包括尊重、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天性;尊重生命節(jié)律、生命成長的過程等。 “活”的教育是解放的教育,即:解放雙手、解放雙眼、解放嘴、解放頭腦、解放空間、解放時間”(《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創(chuàng)造的社會教育》) 它是提供生長機會,“在
33、立腳點某平等,于出頭處求自由,”鼓勵發(fā)展蓬勃生命的教育。,它是用生生不已的、變動不居的生活作資源的教育; “是那樣的生活就是那樣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 (《生活即教育》(原載1930年3月29日《鄉(xiāng)村教師》第9期),《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91.) 只有以民眾生活為基礎的教育才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教育。,4、生命教育的根本保障:心靈與人格的互動
34、 愛,是生命教育的出發(fā)地。 “曉莊是從愛里產生出來的。沒有愛,便沒有曉莊。因為他愛人類,所以他愛人類中最多數而最不幸之中華民族;因為他愛中華民族,所以他愛中華民族中最多數而最不幸之農人”。“曉莊的歷史是這顆愛心要求實現之歷史。有了愛便不得不去找路線,尋方法,造工具,使這愛可以流露出去完成他的使命”。,“要想完成鄉(xiāng)村教育的使命,屬于什么計劃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同志們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
35、給鄉(xiāng)村人民和兒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46.),“真正的共同生活必須大家把人格拿出來互相摩擦,各人肯以靈魂相見才算是真正的共生活”(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81.) “深信同甘共苦為最好的教育”(《中國鄉(xiāng)村之根本改造》),“同甘共嘗才能得到精神的溝通,感情的融洽。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3740字范文稿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范文稿兩篇合集
- 淺析陶行知教育思想
- 陶行知教育思想論文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傳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 美麗的教育———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收獲
- 《教師要學陶行知》學習心得
-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 陶行知科學教育思想研究.pdf
- 陶行知鄉(xiāng)村教育思想研究.pdf
- 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研究.pdf
- 陶行知論生活教育-讀書心得
- 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研究.pdf
- 試述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
- 陶行知教育思想知識競賽試題
- 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
- 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 做好中技生德育工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