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綜合運用測井、巖心、地震等資料,以東營凹陷西部高青-平方王潛山披覆構造帶為研究目標,在進行建立地層格架、識別基本構造樣式、斷裂組合特征、劃分構造單元及斷層活動性的基礎上,運用剝蝕量恢復和平衡剖面技術,理清各級別斷層的發(fā)育期次,明確主要斷裂發(fā)育演化史,再現高青-平方王潛山帶的發(fā)育過程。采用地震屬性提取和分析技術對高青-平方王潛山帶儲層進行預測,總結斷裂與不整合面對潛山圈閉的控制作用,識別潛山油氣藏類型和分布規(guī)律,明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2、
高青-平南斷裂總體走向呈北東-南西向,傾向南東,呈“S”形展布,具有明顯的分段特征,根據其走向在平面上的變化可將其大致分為三段,即近EW向的花溝段,NNE走向的平南段和NE走向的濱南段。斷層形成時間在中生界末期,在活動性上,花溝段主要在Ek沉積時期活動,而平南段和濱南段則主要在Es2+3時期活動。青城凸起自中生界開始隆升,一直遭受剝蝕持續(xù)到東營組沉積晚期結束,被館陶組覆蓋。平南潛山形成于中生界末期,至東營組沉積時期持續(xù)剝
3、蝕,且剝蝕量巨大,局部地區(qū)館陶組直接與前震旦系相接。
在濱南斷裂與高青.平南斷裂之間發(fā)育一個主斷裂左階斜列展布的疊覆型調節(jié)帶,呈現出次級斷裂數量多,單條斷距明顯變小的特征,表現為大型的向東傾斜的走向斜坡,稱為“橋式構造區(qū)”。同時,該調節(jié)帶還發(fā)育NNE向次級斷裂,溝通高青主斷裂與濱南主斷裂之間的應變,兩組斷裂構成交叉的次級調節(jié)斷裂。
青城凸起、平方王潛山和東營凹陷的形成與高青-平南斷裂帶的發(fā)育有直接的關系。中生
4、代,伴隨著高青-平南斷裂的形成,青城凸起逐漸隆起;進入新近紀后,不斷的抬升導致青城凸起和平方王潛山中生界遭受到了嚴重的風化剝蝕,中生界僅在青城凸起上有所殘余,而在青城凸起以外的區(qū)域,已全部被剝蝕。在東營組沉積末期,剝蝕才告結束,館陶組沉積覆蓋在遭受剝蝕的地層之上,形成了平行不整合接觸。中新世以后,高青斷裂活動強度減弱,至明化鎮(zhèn)組沉積后期,斷裂活動趨于停止,該區(qū)構造演化基本定型。
通過對研究區(qū)地層的剝蝕量進行恢復,明確了地層
5、展布規(guī)律,落實分組地層界線位置。中生界、上古生界、下古生界均呈現自青城凸起向平方王潛山減薄的趨勢。分組地層尖滅線呈明顯的“環(huán)山狀”分布。將高青-平方王地區(qū)中古生界主要發(fā)育的圈閉類型總結為構造圈閉和地層圈閉兩大類:按照圈閉類型可以劃分為三大區(qū),即不整合遮擋圈閉發(fā)育區(qū)、斷塊圈閉發(fā)育區(qū)、潛山圈閉發(fā)育區(qū)。
高青-平方王地區(qū)潛山油氣藏可分為地層不整合潛山坡油氣藏、斷裂-不整合潛山頂油氣藏和斷裂潛山內幕油氣藏三類。因其成藏控制因素的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大港潛山構造帶構造特征、形成演化及其與油氣聚集的關系.pdf
- 平方王—平南潛山帶油氣成藏規(guī)律研究.pdf
- 米倉山構造帶構造特征及中-新生代構造演化.pdf
- 50334.大別造山帶南緣構造帶構造幾何學特征與形成演化
- 東海玉泉構造帶及其鄰區(qū)的構造特征及演化研究.pdf
- 真武斷裂帶西部構造演化特征研究.pdf
- 桐柏碰撞造山帶及其鄰區(qū)變形特征與構造演化.pdf
- 7697.弋陽盆地構造特征與構造演化研究
- 沾化凹陷東部構造演化特征.pdf
- 69455.秦嶺造山帶勉縣略陽地區(qū)的構造特征及構造演化
- 高青-平方王地區(qū)斷層輸導體量化表征及其控藏作用.pdf
- lakechad盆地構造特征及其演化
- 9143.東昆侖東段東昆中構造混雜巖帶構造變形及構造演化特征
- 40981.潛山盆地沉積特征及其對郯廬斷裂帶的構造響應
- 36570.郯廬斷裂帶構造演化特征及其與相鄰盆地的關系
- 靈山構造帶中新生代構造演化及斷裂系統活動性特征.pdf
- 34461.連云港蘇州區(qū)域剖面構造特征與構造演化
- 15763.川東南構造變形特征及構造演化
- 56607.勉略阿尼瑪卿構造帶的形成演化與動力學特征
- 59425.樁海地區(qū)古潛山構造演化及裂縫發(fā)育規(guī)律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