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靜脈留置針的護理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11.1血管及留置針的選擇血管及留置針的選擇1.1.11.1.1血管的選擇血管的選擇:對使用靜脈留置針的血管選擇宜用相對粗直、有彈性、血流豐富、無靜脈瓣、避開關節(jié)且易于固定的血管;患兒可選擇耳后靜脈、額正中靜脈、顳淺靜脈及其額角分支等較粗直的血管。緊急心臟起搏、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搶救、中心靜脈壓的測定、胃腸外營養(yǎng)等治療,宜選用股靜脈或頸外靜脈;長期臥床的患者,盡量避免在下肢遠端使用靜
2、脈留置針,且留置時間不宜過長,因久病臥床的患者易形成血栓。發(fā)生在靜脈的血栓比動脈多4倍,發(fā)生在下肢的血栓又比上肢多3倍[1];燒傷患者可供使用的血管較少,更應注意血管部位的選擇,由于上肢靜脈干線短,下肢靜脈干線長,選位順序應先上肢后下肢;靜脈穿刺困難患者,可應用腹壁靜脈穿刺放置靜脈留置針。1.1.21.1.2留置針型號的選擇留置針型號的選擇:留置針的大小依據(jù)患者病情、年齡及血管情況分別選用18G~24G等型號。有主張在不影響輸液速度的前
3、提下,應用細、短留置針。因相對小號的留置針進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減少機械性摩擦及對血管內壁損傷,從而降低機械性靜脈炎及血栓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可相對延長留置時間。1.21.2穿刺方法穿刺方法:四肢淺靜脈穿刺法:選擇粗直、彈性好且活動方便的血管,距穿刺點10~15cm扎止血帶,使肢體遠端的靜脈充盈度達最佳狀態(tài)是穿刺成功的關鍵[2]。消毒穿刺部位后,旋轉松動留置針外套管。以15~30角進針,見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繼續(xù)沿血管進針1~2mm,使
4、外套管尖端全部進入血管,右手固定針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開止血帶固定。等通過3種靜脈留置針送管方法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送外套管時邊退針芯邊置入外套管,穿刺成功率高。頭皮靜脈穿刺法:頭皮靜脈是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的常用部位。操作者右手拇指與中指握住套管回血腔兩側,食指輕按在外套管上面,無名指、小指與患兒頭皮接觸固定,以15~30角緩慢進針,直刺血管,見回血后,降低角度再進入1~2mm。拇指、中指固定針芯,以食指背側面輕輕彈送外套管,直至全部置入血管
5、內。右手將長約4cm的3M透明膠帶,以穿刺點為中心平整粘貼,透明膠帶上緣在外管針翼一半處,右手拇指與食指持肝素帽,左手食指、中指按外套管尖端處,即食指緊貼透明膠帶下緣按壓,以阻斷回流血為宜。右手無名指與小指夾針芯退出,拇指、食指迅速將肝素帽對口旋上外套管,雙手擰緊肝素帽,再次固定。小兒血管細,壓力低,小兒頭皮套管針細小、柔軟,穿刺后不易回血或不回血,使穿刺判斷失誤。如果使用負壓穿刺,既用10ml注射器的生理鹽水,針頭與套管針連接,施以負
6、壓使針頭進入血管后盡快見到回血,避免盲目進針穿破血管。1.31.3固定方法固定方法:通常用3L系列透明膠紙以穿刺點為中心固定,既固定針體又保護針眼,此方法簡便易行,特別適用于關節(jié)部位的固定。對加長靜脈留置針首先按以上方法固定,輸液完畢封管后,將留置針的延長部分緊貼留置針外側根部向穿刺端反折,然后將反折部分用膠布牢固地固定于針翼上,固定后無血液進入到留置針的反折部分,大大延長導管使用時間[3]。3置針和選用粗大的靜脈,因相對小號的留置針進
7、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減少機械性摩擦及對血管壁造成的傷害,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穿刺時,采用適當?shù)倪M針角度和速度,正確掌握送管時機和技巧,提高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避免靜脈內膜受損;穿刺后,留置針封管時注意封管液的選擇和劑量,推注封管速度宜緩慢,保證正壓封管,防止藥液刺激血管壁。[8]通過改進靜脈滯留針操作方法,降低了堵管的發(fā)生率,延長了留置時間。首先,在穿刺見回血后即松開止血帶并打開調速器,在液體緩慢輸注的條件下繼續(xù)送管,保證及時沖凈殘
8、留在留置針腔內的血液,防止增加血栓的形成機會而發(fā)生堵管。其次,輸液過程中,延長管呈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留置針尖端,不易回血,減少堵管的發(fā)生。再次,封管前將刺入肝素帽的針頭外拔三分之二使退針勻速,保證正壓封管,同時采用脈沖式封管法在管腔內形成渦流徹底沖走管壁內腔附著的藥液、回流血液和大分子液體,降低堵管機會。[9]在探討靜脈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封管效果時發(fā)現(xiàn),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的不同,直接影響留置針的留置效果,將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將延長管的
9、遠段改進為近段后,可顯著降低導管內回血率和堵管率,延長滯留時間。因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在遠段時,液體空間相對較大,延長管的彈性面積相應加大,使血管內壓力大于延長管內壓后回血率和堵管率增加,留置效果降低。3.33.3加強穿刺部位的護理加強穿刺部位的護理在留置過程中應對穿刺點進行密切觀察,保持黏貼保護膜清潔干燥,穿刺部位出現(xiàn)紅腫、疼痛等異常反應,及時拔管,并給予局部熱敷等。[10]在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應用“三消法”消毒皮膚,即穿刺前消毒、穿刺
10、后消毒、拔針前消毒,可降低靜脈炎發(fā)生率,延長靜脈留置針保留時間。[11]在探討淺靜脈留置針保護膜的改良應用,可減少留置針的并發(fā)癥,延長留置時間。方法是將透明的保護膜中心開窗0.3cm乘0.3cm,對準穿刺點,使保護膜與皮膚黏貼好,每天消毒穿刺點兩次,用一次性輸液貼覆蓋穿刺點,改良后的保護膜可有效減少皮膚炎性反復和留置針拖出的發(fā)生。關于黏貼膜的更換時間,在對頸內靜脈穿刺管黏貼膜更換時間的研究中提出,導管滑出和導管細菌培養(yǎng)陽性與更換時間無關
11、。可能與出汗,滲出多,活動大,薄膜易脫落等因素有關系,建議最佳更換粘貼膜的時間為每周兩次,如果有脫落現(xiàn)象及時更換。通過加強穿刺部位的護理,降低了置針的感染和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延長留置針的留置時間。4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使用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fā)癥有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腫、液體滲漏、導管堵塞、靜脈炎和靜脈血栓的形成。4.14.1穿刺部位感染穿刺部位感染在進行靜脈穿刺時,操作技術不熟練、未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病人機體抵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